活著就好-不焦慮媽媽的育兒日記
活著就好-不焦慮媽媽的育兒日記
Join
HOMEPLANPODCASTCOMMENTS
Podcast powered and distributed by Firstory

活著就好-不焦慮媽媽的育兒日記

Content overview

301 episodes51 member-only
301 episodes
51 member-only
0 posts0 member-only
0 posts
0 member-only
About

營養師 肉圓媽、有了一對姊弟之後, 從焦慮的育兒生活、到只要還活著就好的人生感悟; 加上溝通表達老師「奶舅」的插花, 分享育兒及親子、家庭溝通的心得分享,一起努力擁有不焦慮的人生。 肉圓媽經歷: 《台大生化科技系畢》 《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 《知名瘦身機構營養師》 《基隆市各校營養午餐稽查輔導員》 《養護中心營養師》 《明星高中運動班營養顧問》 《Yahoo新聞專訪營養師》 《健康餐盒營養分析顧問》 贊助鏈結: https://pay.firstory.me/user/goodenoughparent 每周一上午7:00更新 佛系經營,有疑問或想發起什麼話題請來信至:6744952@gmail.com

Recommendation

ykvi2324

肉圓媽 奶舅你們好 我是住在日本的小六男寶媽 在孩子小四銜接小五的期間開始與我的紛爭變多 甚至動不動就威脅要離家出走 心理傷痕累累的我無意間接觸到你們的節目後 從此展開了我育兒的大轉變。 我開始自省 就像肉圓媽說的 我們從小就是被教育成考試得考好 要聽話 不容許犯錯 總是只看自己不夠好的部分以追求完美再完美 所以我也用這樣的態度要求孩子 後來我慢慢改變自己 多看孩子的亮點 多同理他 經過將近一年後的現在 我們的關係完全恢復了 當然還是會有爭吵 這很正常 但我總是切記奶舅的話 「沒有什麼比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更重要的」「孩子的自動力才是支持他一輩子最重要的動力 不是他動力」雖然孩子功課沒有在頂尖 但我發現他自己是在意的 反而有慢慢在進步 聽到這一集我想趁機替肉圓媽及奶舅提出的論點做一下實際案例的支持補充 關於早讀這部分 我兒子班上有一位小男孩 聽說剛上小一時功課幾乎都是滿分 還當班長 到了小三突然功課變難 可能他發現他拿不到滿分就乾脆擺爛 現在小六幾乎作業都不寫 連數學九九乘法還不是很熟 完全跟不上 當然不是所有早讀的孩子都會變這樣 但我相信這是早讀有可能產生的最極端的副作用 我也是聽了之前手機這一集 剛好孩子也準備要畢業旅行 所以昨天我無預警的給兒子他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 並跟他說因為我相信他有能力 雖然應該剛開始可能也會有迷失 所以使用方法及規則 我會不時提醒你 也跟你討論 希望手機帶給媽媽的便利生活 也能幫助你成為你生活的好幫手 (也給自己一些心理建設 不停提醒自己回想 我大學第一次拿到手機時 都花了多少時間在換手機鈴聲? 我們也要容許小孩有一點時間迷失自己一下下) 長篇大論不好意思 我想用文字來感謝你們 你們做的這個節目是如何默默的拯救了遠嫁日本的一個小家庭(也是因為有手機才能得到這樣的跨國救贖 這是查字典得不到的 笑) 真的真的非常有意義 希望這個節目可以一直做到我孩子的空巢期 甚至我老年生活也靠你們指點了

2025-11-11

不焦慮媽媽 焦慮的兒子

哈囉!我又來了孩子終於要上三年級了,我焦慮兒子也慢慢的不卷了,因為我要求他功課平均有達到他自己的要求就好,剩下的時間來開發新技能,所以我們轉學到孩子喜歡社團的學校,沒想到孩子暑假天天都在打球中渡過,孩子日子過的開心反而家中長輩焦慮起來,分享一下那天的對話。 阿媽的擔憂😂😂😂😂 👵:一整天打棒球升三年級會不會跟不上啊!都沒在先修三年級的功課,開學都不會怎樣辦。 👩:你不用擔心啦!數學會就會不會就是不會,英文有在上課交給老師就好。 其實是阿媽不知道小子數學自己都有在自學,(雖然自己寫有時會錯,但解釋一下就懂了,同題型就不會再錯了) 😔😔😔😔亞洲教育好怪,暑假不就是用來放鬆加努力的玩嗎? 正式上課再來操讀書就好了,幹嘛先修,我們要廣修暑假時間就是玩看雜書的。 肉圓媽加油,我們都會在線上陪伴你

2025-11-06

Latest member-only episode

【訂閱專屬】AI 已顛覆傳統升學路,還要逼孩子照表操課嗎?全球實驗學校給台灣爸媽的3個提醒!(完)
本集我們來到《2025全球教育報告》最後一集,帶你看第三類最「激進」的實驗學校: * 美國專收弱勢孩子的 The U School:不看成績、不分年級,用「能力本位」幫每個孩子從自己的谷底爬出來。 * 丹麥青少年學校:讓14–18歲的孩子按下人生暫停鍵,住在像家一樣的宿舍,練習跟異性正常相處、思考自己要的人生,而不是只剩考試。 * 中國成都的「好奇學習社區」:沒有年級、沒有固定校舍、沒有標準考試,整座城市都是教室,專門接住「學校不要」或「不要學校」的孩子,重新找回學習的意義。 對台灣爸媽來說,這樣的學校聽起來超夢幻,也超可怕——孩子很開心,但沒有文憑、課表看起來都在「玩」,真的不會害他沒路走嗎?節目裡我們一邊介紹這些學校,一邊誠實談:為什麼我們認同理念、卻不一定敢讓自己小孩去? 那種又嚮往又害怕的矛盾,其實很真實。 本集也會陪你一起想幾個可以在台灣家庭就做到的小調整: * ⭐ 把焦點從「培養人才」轉成「長出一個人」 * 不只看成績和競爭力,而是陪孩子找出他真正喜歡、願意投入的事,練習探索和選擇。 * 🧠 承認自己的焦慮,學會和不確定共存 * 未來本來就看不清楚,焦慮不是錯,而是提醒我們要調整步伐、把關係放在成績前面。 * 🕰️ 放大時間軸看孩子的人生 * 活到百歲的人生,多念一年、多休息一陣子,其實沒那麼嚴重;為了一兩次考試把親子關係撕裂,才是真正划不來。 * 🏡 學校改不了的,就在家裡補上 * 即使孩子還在傳統體制裡,我們仍然可以在家裡給他「暫停鍵」、允許他說不想學、允許他嘗試不同興趣,讓家變成他的「好奇學習社區」。 這一集同時也是《不焦慮讀書會》第一季的收官之作。謝謝你陪我們一起走過54週,從全球實驗小學看到教育的各種可能。下一季,我們也會繼續和你一起,練習在不確定的未來裡,當一個勇敢又不完美的家長。 節目IG:https://www.instagram.com/ruoyanma_nutrition/ YT頻道:https://youtube.com/@營養師肉圓媽 FB粉絲團「肉圓成長紀錄」:https://www.facebook.com/nutritionistaishu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s5n209kt9f0b38rm4m057k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ckjs5n209kt9f0b38rm4m057k.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js5n209kt9f0b38rm4m057k/comments 《活著就好-不焦慮讀書會》訂閱獨家內容,每周三上午7:00更新 現已開通Apple Podcast訂閱服務,可直接在Apple Podcast平台加入讀書會 Spotify或其他平台請點擊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join/goodenoughparent/tier/01937695-d8c5-2bcb-19b2-0b9ed9527ccd 有疑問或想發起什麼話題請來信至:6744952@gmail.com
2025-11-25
00:40:25
Member only